固态电池工艺革新 股掌柜解析产业价值重估趋势

来源: | 2025-10-20 18:06:46
  随着全固态电池向产业化导入阶段稳步迈进,设备端作为最先兑现的产业链环节正迎来"从验证到放量"的关键窗口期。新能源车企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路线,多数头部车企预计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装车,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宁德时代、比亚迪、清陶能源、LGES等已启动中试线建设,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级量产导入,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

  股掌柜投研团队深入分析指出,固态电池工艺革新将为设备端带来显著增量。测算显示,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增量市场空间或达25亿元,并有望以122%的CAGR增长至2030年达到273亿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工艺变革带来的设备价值重构:固态电池取消注液封装工序,引入干法电极、胶框印刷、等静压、高压化成等关键新工艺,使电池整线价值量由传统锂电的1-2亿元提升至2-3亿元,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

  在技术突破层面,前道干法负极和后道高压化成分容逐步放量,但干法正极因高镍正极材料硬度高、脆性强,以及中道等静压设备因资质壁垒高,仍需进一步突破。股掌柜观察到,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联赢激光等企业已与头部电池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干法电极设备和等静压设备领域取得技术先发优势,其联合验证进展和交付历史成为投资重要参考点。

  股掌柜智能诊股系统建议投资者关注三类标的:一是已实现干法电极设备量产并获得客户验证的设备厂商,这类企业技术落地能力已获市场认可;二是具备等静压设备研发能力且资质储备充分的企业,其在中道工艺领域的突破将打开增量空间;三是与电池头部企业合作紧密、技术验证进度领先的企业,其产品导入节奏更符合产业化时间表。

  需警惕的是,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若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或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可能影响设备端增量空间。股掌柜建议投资者通过其产业链监测工具,实时追踪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客户验证进度及产能释放情况,重点关注技术突破节点与市场验证节奏的匹配度。同时,密切跟踪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中试线建设进度,这些动态将直接影响设备需求释放节奏。

  随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端作为最先兑现的产业链环节,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商业化落地。股掌柜认为,当前市场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关键交汇点,具备核心技术积累和客户验证优势的设备厂商将率先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但投资者需审慎评估技术路线风险,把握设备端价值重估的黄金窗口期。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